曹丕与甄氏
曹丕的夫人甄皇后应该三国时期话题度最高的女性之一,三国迷们常常津津乐道于她与曹家三父子的花边新闻以及传说原型来自于她的《洛神赋》,本文专门介绍一个不为人所关注的话题——甄皇后背后的强大家族。
文昭甄皇后
甄皇后出身中山甄氏,这一家族的显赫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的甄邯。甄邯是汉朝大儒孔光的女婿,孔光是孔子的后人,历任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等显赫官职,其名望极高,连当时的王莽也要争相巴结。甄邯和同族的甄丰都是王莽的亲信,两人都当过大司马,在王莽执政期间,甄邯担位居三公,甄丰更是位居三公之上的四辅,同时二人都被王莽封为公爵,是王莽除自家亲戚外最为倚重的人才。
王莽
王莽虽然很快败死,但甄家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影响力,在东汉时期是世代二千石的家族。甄皇后的父亲共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甄皇后是年龄最小的一个,除大哥早卒外,她的二哥和三哥都被举过孝廉,二哥甄俨甚至被辟为大将军掾。至于甄俨任职的大将军府究竟是何进的还是袁绍的尚待考证,但何进和袁绍关系密切,因而甄俨无论任职于哪一人的手下,都应该和袁绍有过来往。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天下大乱也就是甄皇后十多岁时,到处都是饥荒,而甄家却有大量的粮食储备,甄家依靠倒卖粮食囤积了许多财富,后来还将一部分粮食拿来赈济灾民。而这个时间里,同在冀州的袁绍军吃起了桑葚,曹操更是因为蝗灾拿人肉干当起了军粮,夏侯渊甚至因为缺粮饿死了自己的小儿子。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甄家的势力非同一般,袁绍选择和甄氏结亲大概就是看中了他们家在河北的影响力。
《军师联盟》中的甄皇后
后来曹操让自己的嫡长子和大五岁且又是二婚的甄氏结婚,也是为了拉拢这一河北大族。因为世说新语里有曹家父子为甄氏争风吃醋的故事,所以人们常常认为曹丕是贪图美色而强娶甄氏,这和实际情况应当是有所出入的。
还有两个故事可以证明曹家对甄家的看重。其一是曹操的爱子曹冲去世后,因为曹冲年幼尚未婚配,极度喜爱曹冲的曹操便求聘甄家的亡女与曹冲一同下葬,结成冥婚,曹丕还专门为此事作了一篇悼文。其二是曹叡的女儿平原公主曹淑去世后,曹叡专门为其立庙,并将已经去世的晚辈甄黄和曹淑合葬。另外,曹叡的养子曹芳的皇后也出自甄氏。由此可以看出,中山甄氏在曹魏朝廷也属于顶级名门。
《军师联盟》中的曹丕
甄皇后被曹丕赐死后,甄家的势力并未衰退,其后代中显贵者甚多,一直延续到了西晋时期。甄皇后的侄子甄像曾持节监诸军东征,后位加特进,还短暂地代理过太尉一职,死后追赠卫将军。甄像之子甄畅继承了甄像的爵位,死后追赠车骑将军,甄畅的弟弟甄温在西晋时期官至辅国大将军。曹叡的皇后郭氏的堂兄弟郭德被过继给了甄家,改名甄德,先后娶了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女儿,司马昭执政时期被封为县公,在西晋时期官至九卿,死后追赠中军大将军。至于甄家封侯和出任禁军将领者更是数不胜数,连司马师废掉曹芳时都要拉上甄家的人一起签名。
即使是在五胡乱华,中原丧乱之后,中山甄氏还一直在河北屹立不倒,北魏时期也依然是名门望族,家族中许多人士都位极人臣。北周时期,中山甄氏出身的甄鸾博学多才,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数学家,留下了许多著作,并著书批判道教的迷信思想,他的作品成为唐朝时“明算科”的必考教材之一。
甄皇后